服务热线
0379-62669906来源: 发表时间:2015-06-02 10:58:41 点击次数:【】
水泥生产技术经历多次变革。硅酸盐水泥是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中问世的,开始是间歇作业的土立窑。随着以冶炼技术为突破口的第二次产业革命,推动了水泥生产设备的更新,1885年出现了回转窑,继而出现了单筒冷却机、立式磨和单仓球磨,使水泥生产质量有所提高。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,水泥工业一直进行不断的改造与更新,1910年立窑实现了机械化连续生产,1928年出现立波尔窑,使回转窑产量有明显提高,热耗降低。以原子能、合成化工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达到了高度工业化阶段,1950年悬浮预热器的应用,使热耗大幅度降低120世纪凹年代初,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水泥工业中开始应用,1972年开发了窑外分解技术,是水泥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。同时,随着原料预均化及生料均化等多种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,以及x射线检测方法及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,使干法窑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,在节能方面取得极大进展,使新型干法工艺逐步取代湿法、老式干法、半干法及立窑生产,将水泥工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。
1949年前我国水泥年产量仅有66万t,只能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两个品种。建国初期的1950年,我国水泥总产丝为141万t,之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提高,水泥产量逐年提高,1960年和1970年,我国的水泥产量分别增长到1565万t和2575万t。
改革开放以来,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带动了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。1980-2002年,中国水泥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0.6%,水泥总量由7986万t提高到了72500万t。从1985年起,我国水泥实际产量已连续18年位居世界第一。
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已进行过悬浮预热器的研究;60年代初对四级旋风预热器回转窑通过了技术鉴定。1969年又建成第一台带立简预热器回转窑。1976年建成第一台窑外分解窑,随着对这一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技术的不断成熟,以其质量好、消耗低、污染少、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,得以蓬勃发展:中国水泥生产工艺拥有预分解窑、预热器窑、立筒预热器窑、立波尔窖、湿法窑、带余热发电的回转窑、干法中空窑、立窑等多种生产工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