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
当前位置:首页>媒体中心>产品百科>设计碎矿流程的基本原则及破碎段数的确定
来源: 发表时间:2015-05-07 11:44:08 点击次数:【】
碎矿的基本目的是使矿石、原料或燃料达到一定粒度的要求。在选矿中,碎矿的目的是:
(1)供给棒磨、球磨、自磨等最合理的给矿粒度,或为自磨、砾磨提供合格的磨矿介质;
(2)使粗粒嵌布矿物初步单体解离,以便用粗粒级的选别方法进行选矿,如重介质选、跳汰选、干式磁选和洗选等;
(3)直接为选别或冶炼等提供最合适的人选、人炉和使用物料粒度的原料,如使高品位铁矿达到一定要求的粒度,以供直接进行冶炼等。
不同的目的要求不同的粒度,因而碎矿流程有多种类型。
破碎段是破碎流程的最基本单元。破碎段数的不同以及破碎机和筛子的组合不同,便有不同的碎矿流程。
破碎段是由筛分作业及筛上产物所进人的破碎作业所组成。个别的破碎段可以不包括筛分作业或同时包括两种筛分作业。
破碎段的基本形式有:如图3-7-1所示,a为单一破碎作业的破砷段;b为带有预先筛分作业的破碎段:c为带有检查筛分作业的破碎段;d和e均为带有预先筛分和检查筛分作业的破碎段,其区别仅在于前者是预先筛分和检查筛分在不同的筛子上进行,后者是在同一筛于上进行,所以e可看成是d的改变。因此破碎段实际上只有4种形式。
两段以上的破碎流程是不同破碎段的形式的各种组合,故有许多可能的方案。但是,合理的破碎流程,可以根据需要的破碎段数,以及应用预先筛分和检查筛分的必要性等加以确定。
需要的破碎段数取决于原矿的最大粒度,要求的最终破碎产物粒度,以及各破碎段所能达到的破碎比,即取决于要求的总破碎比及各段破碎比。
原矿中的最大粒度与矿石的储存条件、矿山规模、采矿方法、原矿的运输装卸方式等有关。露天开采时,主要取决于矿山规模和装矿电铲的容积,一般为500-1300mm。井下开采时,主要取决于矿山规模和采矿方法,一般为300-600mm。
破碎的最终产物粒度视破碎的目的而不同。如自磨机的给矿要求300-500mm,进行高炉冶炼的富铁矿的粒度分为小于25-30mm及大于25-30mm的两级,棒磨机的合理给矿粒度为20-40mm,球磨机合理给矿粒度为10—25mm。合理的最终破碎产物粒度,主要取决于工艺的要求和技术经济比较的结果。
确定球磨机的最适宜给矿粒度时,需要考虑破碎和磨矿总的技术经济效果。破碎的产物粒度愈大,破碎机的生产能力就愈高,破碎费用就愈低;但磨机的生产能力将降低,磨矿费用增高。反之,破碎的产物粒度减小,破碎机的生产能力减小,破碎费用增高;但磨矿机的生产能力将提高,磨矿费用可减少。因此,府综合考虑碎矿利磨矿,选取使总费用最少的粒度,作为适宜的破碎最终产物粒度。实践证明,磨矿机的最适宜给矿粒度为10-25mm。选矿厂的生产规模愈大,缩小磨矿机的给矿粒度,产生的经济效果愈大。
另一方面,确定最终破砷产物粒度时,必须考虑拟选用的破碎机所能达到的实际破碎产物粒度,即不得超过允许的排矿口调节范围,以便在设备许可酌情况下,获得较小的破碎产物粒度。
每一破碎段的破碎比取决于破碎机的类型,破碎段的形式,所处理矿石的硬度等。常用破碎机所能达到的破碎比如表3-7-1所示,处理硬矿石时,破碎比取小值;处理软矿石时,破碎比取大值。
由此可见,当原矿粒度为1300-300mm及磨机给矿粒度为25-10mm时,破碎流程的总破碎比为
式中 i——破碎作业的总破碎比;
D最大、d最大——原矿和破碎产物中的最大粒度(最大粒度指能通过95%矿量的方筛孔尺寸)。
对照表3-7-1所列出每段破碎比数值,便可知,即使最小的破碎比12,用一段破碎也难以完成,而最大的破碎比130用三段破碎便可完成。故球磨作业前的破碎段通常用二段或三段。当原矿粒度小于300mm时,可取二段。
其他情况下所需的破碎段数可依此类推。
上一篇:矿石细磨过程对介质的特殊要求
下一篇:常用的破碎流程